电镀前处理中的碱性溶液脱脂工艺
为了在金属零件表面获得良好的镀层,电镀前的预处理须严格认真地操作,才能达到预处理标准。一般来说,零件表面的油渍大部分要用溶剂清洗去除。如有厚油或硬油膜,应先用擦拭或研磨的方法去除厚而硬的油层,再用三氯乙烷、四氯乙烯等溶剂浸泡或蒸汽进一步去油。
然后进行中间脱脂。这个过程就是碱脱脂,可以通过浸泡或者喷淋清洗来完成。电镀前碱性脱脂的工艺条件取决于被镀零件的材料和表面的含油情况。一般来说,钢铁等耐碱材料的零件可以使用强碱性清洗液,脱脂温度也可以高一些,以提高脱脂的效率和速度。对于锌、铝、铜等材质的零件,不能使用氢氧化钠等强碱性溶液,温度也不能太高,以免腐蚀。使用硬水配制的酸碱清洗液时,应加入络合剂。一般碱脱脂后,电镀件表面还没有达到要求的标准,需要电解脱脂。
如何选择好的镀前油污处理工艺呢?首先要分析油污的来源。
一般来说,金属表面的油污主要来自以下几类:
(1)金属/钢板表面的防腐产生油污。
由于金属钢板容易被大气腐蚀,为了增强其在储存过程中的耐腐蚀性,需要在出来的时候涂上防锈油脂。典型的例子是冷轧钢板(板材或成卷带钢),要涂防锈油脂,贴防锈纸,甚至塑料薄膜。所以冷轧钢板往往油多锈少,脱脂成为镀前的主要预处理工序。但通过实践发现,不同的钢铁厂家应用的防锈油脂不同,制成后很难电解除油;但在化学脱脂中,对一类防锈脂去除效果好的配方,对另一类防锈脂未必理想。
如果金属钢板材料存放时间较长,会导致防锈油干燥凝固,更难清除。所以清洗这种材质的工件是要费点脑筋的。
(2)机械加工引入的油污染。
在车削和磨削金属材料时,为了保证加工性能和延长加工工具的使用寿命,会在工具上涂抹一些油渍。比如目前镀铬前电刻涂的白油,洗板用的汽油,铜的抛光工艺,大多使用油性抛光膏。如果雕刻前没有清洗干净,镀铬前会去除。
(3)操作污染。
在翻转、安装和摆弄滚筒的过程中,工作手套上的污渍也可能附着在金属表面。有时先进行酸洗,酸洗液或清洗水表面的油膜也会附着在工件上。
了解油污来源后,我们就开始准备具体的清理方案。
清洗类型的详细说明
1、超声波清洗:
工艺要求:采用超声波清洗工艺,温度控制在50℃左右。使用水基金属清洗剂,稀释浓度控制在10%左右。
主要功能:去除灰尘、部分油污、加工冷却液、手汗、无机盐等。在工件的表面上。因为药液容易脏,需要经常排出作为预处理。
2.酸性脱脂活化:
工艺要求:使用溶剂型酸性脱脂剂清洗,注意常温清洗,不要加热清洗剂。
主要作用:去除金属表面内部的油污,特别是有色金属表面内部的油污、碱和氧化钝化层,初步活化金属,去除工件表面的各种污垢。
电镀前的预处理和清洗并不复杂。只要了解油污情况,选择合适的清洗剂,正确操作,是不会影响后续电镀操作的。